南水北调,世纪伟业。千里调水,源在淅川。
这里,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、楚文化发祥地,曾孕育了商圣范蠡、史学家范晔、思想家范缜等一批中国历史名人。屈原、李白、杜甫等在此偃仰啸歌,留下了《国殇》等千古名篇。
这里,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。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,淅川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把丰碑刻在青山上、把政绩融进碧水里,痛下决心关停一大批污染企业,全面取缔各类养殖场,强力发展软籽石榴、杏李、柑桔等绿色扶贫产业,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,形成了青山常在、碧水长流的独特景观。
这里,是全国移民大县。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,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,先后有40万淅川儿女抛家舍业,默默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,铸就“忠诚担当、大爱报国”的移民精神,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时代赞歌。
这里,是文化旅游大县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湖、“天下第一渠首”、千年古刹香严寺、荆紫关古镇,丹江大观苑、八仙洞、坐禅谷等景区景点,各具特色,珠玑荟萃,是国务院确定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旅游观光带的龙头。
迈入新时代,淅川认准“水清民富县强”目标,强力实施生态立县、旅游兴县、工业强县、创新活县“四大战略”,67万淅川儿女继承楚国先祖“筚路蓝缕、以启山林”的创业精神,大力弘扬“移民精神”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铿锵前行,向着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、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奋力迈进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淅川力量!